中国·美高梅-www.mgm1888.com|官方网站 - Application program

首页 美高梅mgm1888公司官网 科学研究 人才队伍 新闻中心 招生招聘 技术平台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我院主办的“2025生物活性分子在药物研发中的现状与前景国际研讨会”圆满闭幕

 为全面探讨生物活性分子在药物研发中的多元应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由地域性重大疾病病理机制与新干预技术研究创新引智基地主办、美高梅mgm1888公司官网、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办的“生物活性分子在药物研发中的现状与前景国际研讨会”于2025年4月22日—4月25日在山西大学会议中心第三会议室隆重召开。大会主席由美高梅mgm1888公司官网院长吴长新教授担任,特别邀请来自加拿大、英国、德国、瑞典、新加坡等国家的国际知名专家,他们分享了各自所专注方向的最前沿研究成果与创新理念,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图1.jpg

图2.jpg

4月23日上午,来自剑桥大学Newnham女子学院院长、兽医学院教授Barbara Ann Blacklaws首先进行了题为“Immunopathogenesis of Small Ruminant Lentiviruses and Using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for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Metabarcoding”的汇报。Barbara教授对小型反刍动物慢病毒的起源、发展及传播途径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研究这些病毒的复制、免疫和发病机制,借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其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和元条码编码,不仅提升了病毒遗传变异的解析能力,还实现了从微观(基因突变)到宏观(流行病传播)的多尺度分析,为病毒进化研究、疫情监控和精准干预提供了极大的价值。

图3.jpg

接着,来自剑桥大学的John Henry George Sinclair教授进行了题为“Understanding human cytomegalovirus latency and reactivation in order to therapeutically target the latent reservoir”的报告报,Sinclair教授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在病毒潜伏相关宿主因子和表观遗传调控方面的突破性发现。通过高通量筛选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他们鉴定出多个调控HCMV潜伏-再激活转换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为开发靶向药物提供了潜在作用靶点。此外,团队还提出利用基因编辑或小分子化合物特异性清除潜伏病毒库的治疗构想,有望解决现有抗病毒药物无法根除潜伏感染的难题。这一研究为HCMV相关疾病的临床干预开辟了新方向。

图4.jpg

 4月23日下午,谢斌教授在以“Application of Enzyme Thermal Biosensors for AMR and possible TB analysis”为题的报告中,系统展示了其团队开发的高灵敏度酶热传感平台。该技术通过实时监测耐药菌特异性酶反应的热信号,可在数小时内完成临床样本中碳青霉烯酶、β-内酰胺酶等耐药标志物的检测,较传统药敏实验提速10倍以上。谢教授进一步提出将该技术在耐药结核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该技术的应用有望成为下一代POCT(床旁检测)工具的有力竞争者。

      接着,来自新加坡的肖涵教授在“Integra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Advancing Multiple-Cancer Early Detection via Serum”的汇报中,揭示了AI技术在破解癌症早筛瓶颈中的革命性作用。其团队构建的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通过融合循环肿瘤DNA甲基化图谱、外泌体miRNA及代谢组学数据,实现了对多种常见癌症的早期检测,并能较为准确地溯源肿瘤原发部位。该技术可能将人类实现“将癌症扼杀在萌芽阶段”的愿景提前实现。

图5.jpg

        最后,现任美高梅mgm1888公司官网教授的邢力(加拿大籍)从结核病防治史切入,在“Research on the In Vitro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ide Effects of Small-Molecule Antitubercular Drugs”报告中研究了布洛芬可能通过抑制PARP1导致巨噬细胞无法向M1或M2极化从而对结核病起到潜在干预作用。

图6.jpg

 4月24日下午的首场学术报告由德国科学院院士、约翰尼斯-古腾堡美因茨大学 Werner E. G. Müller 教授主讲,报告题目为《Physiological Inorganic Polymer - Polyphosphate: the Key Driver of Bio-medical Regeneration Processes》。作为国际知名的生物医学专家和硅质海绵动物研究权威,Müller 教授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矿化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Müller 教授从海绵动物的药用历史切入,系统阐述了这类古老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特殊生物学特性。基于对海绵动物自我修复机制的研究,Müller 教授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科学假设:能否利用多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PolyP)这一天然无机聚合物实现人类骨骼组织的再生修复?其团队的研究证实,PolyP 可作为细胞代谢的能量载体,显著提升组织内 ATP 水平。动物实验数据显示,PolyP 处理组不仅表现出显著的创面愈合加速,还观察到伤口周围毛发的生长也同样得到促进。在学术讨论环节,董丽教授对该研究的创新性和临床转化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吴长新教授就 PolyP 的临床应用前景展开了深入探讨:在创伤修复领域,Müller 教授证实将继续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以探究其医疗潜力。董丽教授再次就该材料对头发的再生应用进行了探讨,Müller教授也表示,今后将会在这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有望在这一方面进行突破。

图7.jpg

图8.jpg

      接下来由德国美茵茨大学医学中心生理化学所王晓红教授作题为《仿生“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与骨骼再生》的学术报告。王教授系统介绍了骨科疾病治疗面临的临床挑战,指出传统骨移植技术存在供体短缺和成本高昂等局限性,进而提出生物活性材料的解决方案。其团队通过对比研究硅酸盐、碳酸盐和磷酸盐三类天然材料的成骨性能,最终聚焦于海洋海绵来源的多聚磷酸盐材料。研究发现,该材料不仅能持续释放Ca²⁺离子和生物能量,还可双向调控骨代谢,激活成骨细胞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其中无定形态多聚磷酸盐表现出更优异的钙离子释放 率以及促进骨修复。此外,通过表面镀层技术将多聚磷酸盐镀在陶瓷和金属等骨支持材料可显著增强材料的骨整合能力。在讨论环节,剌晓琴老师首先就该材料在化妆品开发上的应用于王教授进行了探讨、随后吴长新教授和安一娜老师也就该材料在细胞培养(黏附促进)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与王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董丽老师提出该材料发挥功效的时长是否会有限制,王教授强调该材料的成骨作用具有空间依赖性,可在完成骨修复后自主终止活性。

图9.jpg

      经过短暂的茶歇环节,本次学术会议迎来压轴报告人——张立超副教授。作为医学与科研领域的杰出学者,张副教授长期致力于肿瘤微环境调控机制及天然抗肿瘤药物研发工作。张副教授以《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ositive Feedback Regulation of Macrophages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vention by Natural Bioactive Molecules》为题,系统阐述了其团队的研究发现。研究揭示:肿瘤细胞分泌的GRP78可被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特异性摄取,并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证实GRP78与MRP1存在共定位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分子机制可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从而加速肿瘤进展。在肿瘤研究方面,张副教授团队聚焦山西特色农产品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开发,已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藜麦蛋白及小米多酚等天然产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相关研究仍在持续推进。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就张副教授团队作用机制、实验方法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图10.jpg

图11.jpg

会议结束时,吴长新院长进行总结致辞,充分肯定了与会专家的学术贡献,并勉励青年科研人员以优秀学者为榜样,秉持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勇攀学术高峰,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图12.jpg

图13.jpg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255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71号 Webmaster@sxu.edu.cn

XML 地图